牛宝新闻

牛宝体育内蒙古举行气象灾害防御和人工影响天气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3-02-13 15:36:4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5月12日,内蒙古举行气象灾害防御和人工影响天气情况新闻发布会,请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志成,自治区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牛宝亮,自治区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一级调研员常骏,自治区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张存厚出席发布会,介绍2021年内蒙古气象灾害防御有关情况和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很高兴邀请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志成先生,自治区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牛宝亮先生、自治区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一级调研员常骏先生、自治区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张存厚先生。请他们通报2021年内蒙古气象灾害防御有关情况和近年来我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今天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欢迎各位记者朋友们关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下面,由我来发布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向大家通报今年以来内蒙古气象灾害防御情况,第二项内容是:向大家通报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

  5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2021年全区气象灾害防御电视电线年全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当前气象形势,安排部署全年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牛宝体育

  一是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气象、农牧、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集聚资源,联合会商,综合研判,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影响分析,全力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气候趋势预测,提高准确性,打好提前量,为灾害防御赢得时间。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及时向城乡居民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确保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快速传播、广泛覆盖。整合各部门现有资源,重点强化偏远农村、牧区、林区等预警信息传播和接收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在全区开展干旱、暴雨、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和雷电等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做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提升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把防范山洪灾害、重污染天气和草原森林火灾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预警作用,有效防范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气象保障,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加强森林草原火源点监测。

  二是做好农牧业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天气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把气象灾害防御作为促进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气象部门做好农作物安全气象预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做好直通式气象服务,指导农牧民利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科学种植养殖,提高农牧业生产灾害防御能力。

  三是做好城市和其他重点领域服务保障工作。深化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防御,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气象与交通、市政、电力、水务等城市运行管理部门的联动联防联控。进一步加强江河流域灾害气象预警服务,提升覆盖江河流域和山洪地质灾害多发重发区域的综合气象观测能力、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和突发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四是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科普宣传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部门联动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作为国民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五是要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及气象灾害防御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强沟通协作,在防灾除险中做到步调一致、反应迅速、措施得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融入各部门相关工作部署,融入各部门各行业十四五规划,融入各级政府综合防灾减灾和重大战略实施全过程,切实增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部门合力。

  此外,自治区人民政府强调,当前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期和森林草原防火紧要期,要加强墒情、灾害性天气、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防控工作,抓好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再夺农牧业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全区各级气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防汛减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2021年全区气象灾害防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严格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汛期气象服务组织到位、制度到位、装备到位、技术到位、人员到位、应急到位、安全生产到位。

  气象灾害防御组织、考核、预案和风险管理等体系不断完善,与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等应急联动机制不断优化,部门内区域联防和天气会商不断强化,重要天气过程服务协作质量和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优势互补、联合防御、科技引领、资源共享的综合成效,切实提高汛期气象服务能力。

  一是精密监测,及早预警。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分级防御服务,重点加强责任区、警戒区和监视区的监测预报预警,对灾害性天气的早发现、早预报、早预警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强化决策气象服务首位意识,健全决策气象服务机制和流程,做到向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早通报、早提醒。二是及时准确,精准预报。持续在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准确率、精细化和延长期上下功夫,特别关注暴雨、大风、雷电、冰雹、短时强降水等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深化实况分析产品、无缝隙网格预报产品的应用,细化气象灾害落区、强度、开始和结束时间的预报。滚动做好汛期气候预测服务,努力延长预报预测预见期。三是覆盖全面,快速发布。依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社会媒体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再转发、再传播中作用。不断完善气象信息全媒体传播机制,发挥融媒体传播矩阵作用,使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精准直达政府决策者、部门应急责任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社会公众,力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得出、传得快、收得到、用得好,不断提高预警信息的发布时效和覆盖面。

  牛宝体育

  一是加强流域防汛气象保障服务。强化流域面雨量实况监测分析和精细化预报,联合应急管理、水利、水文部门,加强降雨对江河湖库汛情的影响研判,为各级党委政府防汛调度决策提供支撑保障。强化系统观念,打破仅仅关注所在行政辖区内雨情汛情的惯性思维,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天气会商和联防,强化流域上下游一体化的降水实况监测和预报服务。二是加强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充分利用雷达、自动气象站等手段,加强山洪沟、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降水实况监测,提高暴雨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与水利、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发布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地方党委政府提前采取防御措施、组织人员转移避险提供气象保障。三是做好农畜产品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加强与农牧部门合作,聚焦生产服务需求,开展智慧化、自助化、普惠化、个性化的农牧业直通式气象服务。加强对苗情、墒情、病虫情和气象条件的监测评估,及时分析研判雨情、水情、灾情发展动态,科学精准开展抗旱增雨和防雹作业,为农牧业趋利避害、增产增收保驾护航。四是加强城市安全度汛气象保障。加强城区易涝点的降雨量实时监测,做好城市内涝风险预警服务,滚动做好面向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交通和电力部门的降水实况及预报信息服务。强化城市突发性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服务,完善机制,打通堵点,使社会公众能在第一时间快速获取滚动更新的预报预警信息。五是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防范应对工作。强化对汛期出现一些历史罕见以及长时间未出现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范力度,对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到“两手抓”。

  完善突发气象舆情事件舆论引导的联动工作流程和预案,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组织化和普及化,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个人和企业参加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活动。充分利用气象、教育、新闻等部门资源,实现气象科普“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对农牧民、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一是我区境内黄河流域和嫩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偏多,需做好强降水过程可能引发的洪涝和山洪等防御。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暴雨洪涝灾害落区提前做好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必要时及时转移人员,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二是全区大部气温偏高,应关注阶段性高温天气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阶段性高温期间,各部门各单位应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民生保障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高温干旱的农区适时灌溉浇水、追肥、喷施药剂,做好田间管理,确保农牧业正常发展。

  三是夏季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多发,且局地性强。应密切关注预报预警,发生强对流天气时减少户外活动,远离高大树木及建筑物外露水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等,降低意外灾害风险。

  四是东部偏南地区、北部牧区降水较常年略偏少,可能有阶段性气象干旱发生,需防范其对农牧业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农区、牧区要重点做好干旱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及早做好保墒、增墒工作。

  五是呼伦贝尔北部和西部、兴安盟北部以及锡林郭勒盟北部等地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偏高,要加强管护和巡视,同时应强化境外入境森林草原火灾监测和预防,切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现将内蒙古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情况以及近年来我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向新闻媒体通报如下: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0〕47号)文件正式出台,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推进“十四五”时期及未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2021年5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习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动员各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是全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最早的省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人影作业在防灾减灾救灾、保障粮食丰收牛宝体育、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活动保障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保障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是要求持续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服务水平。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人影趋利避害的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以及特色农牧业产业带的抗旱防雹作业,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加快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由增雨防雹减灾向服务生态环境拓展,开展常态化的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力;在防灾减灾救灾中,要进一步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独特优势牛宝体育,不失时机开展人工增雨抗灾减灾作业,降低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要求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强化全区空中云水资源立体监测能力建设,特别是黄河流域、大兴安岭水源涵养地等重点区域,强化精准作业能力,进一步发挥全区增雨飞机联合作业能力,强化作业指挥能力,推进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和各级作业指挥平台建设。要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水平。推进自治区人工增雨、河套地区高炮防雹、大兴安岭森林草原防灭火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着力开展作业条件监测预报、作业催化、效果检验和效益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力争在科学试验和技术应用上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底线意识,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责任明确、操作规范、制度严格、措施到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地面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三是要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织保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点任务和要求,逐级分解任务,细化实施方案,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影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求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同、齐抓共管的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体系,切实发挥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探索建立社会资源、受益行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完善政策法规标准加快推进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立法进程,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最快、服务最广、效益最突出的时期,飞机增雨作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位,国家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终期评估排名全国第二,人工影响天气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农牧业应急抗旱防雹能力明显提升。我区农牧业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全区各级气象部门在发生干旱冰雹灾害和关键农时季节,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和消冰雹作业,跨区域调动飞机、火箭等装备,年均飞机增雨作业150余架(次),火箭作业760余次,燃烧炉作业480次,高炮作业880次,防雹作业1000余次,增雨作业累计影响区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自然降水约17.5亿吨,高炮防雹保护面积2.2万平方公里,减少雹灾损失8亿元左右,为我区粮食生产取得连年丰收作出积极贡献。

  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服务及时有力。近年来,全区先后发生大兴安岭乌玛、毕拉河、那吉等多次重大森林火灾,面对严峻火情,充分发挥林业、森警、气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作用,在做好火场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同时,及时调配国家、东北区域和全区人影资源,坚持上下联动,科学制定飞机火箭立体交叉人工增雨作业方案,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历次火灾扑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森林草原防灭火的重要手段。

  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作业效益显著。围绕“一湖两海”、察汗淖尔、科尔沁沙地等生态脆弱区、敏感区以及京津冀风沙源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精细化动态监测评估服务,持续开展大范围增雨(雪)作业,补充生态用水,扩大湖泊湿地面积,增加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对缓解我区水资源紧缺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服务效益。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力点。

  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屡获好评。为建军90周年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实施飞机作业保障,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聚焦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采取“靶向式”气象保障服务,及时组织地面火箭、高炮三道防线和飞机联合开展立体人影作业,下午16时,主会场降水停止,庆祝活动如期举行、有惊无险。自治区领导7次批示并多次通报肯定,“气象部门讲政治、顾大局、敢担当,克服各种困难,出色完成气象保障任务,立了大功”。在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领导下,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副总理报告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人影保障工作情况并得到肯定。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重大任务、重大活动的有力保障。

  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中央和各级政府领导、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管理、实施和指导的领导管理体系,建立了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投入的财政投入机制。初步建立了以飞机、火箭、地面燃烧炉、高炮等开展增雨(雪)作业及防雹作业的人工影响天气空地立体化作业网。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效益显著,形成了1架高性能增雨作业飞机+8架小型增雨作业飞机的作业飞机布局,作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开展了包括飞机大气探测、火箭探空、新装备作业效果、人工增雨观测和人影保障作业等科学试验,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全面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结合自治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持续开展抗旱增雨、防雹减灾精准作业服务,做好乡村振兴服务保障。围绕黄河流域、“一湖两海”及“察汗淖尔”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优化监测网络和作业布局,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加强粮食主产区干旱、冰雹灾害动态监测和粮食生产关键期作业保护力度,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健全森林草原火、严重空气污染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总结重大活动人影保障经验,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和重大活动保障。

  二是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基地项目建设,开展无人机、新型火箭等装备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试用性研究及应用,推进“产、学、研、用”创新团队建设。

  三是健全人工影响天气法治体系。推进《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条例》立法修订进程,加快制定业务管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和执法水平。

  四是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保障提升行动。加快装备操作、信息采集的自动化改造,提升安全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社会管理和安全监管责任,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责任到位、监管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和应急救援到位。

  今年以来,我区天气气候异常复杂,先后出现了寒潮、暴雪、大风、沙尘暴、暴雨等气象灾害,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气温低开高走,异常偏暖。1月6日至7日、14日至16日出现2次强寒潮天气,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1月6日至7日,赤峰市林西县气温持续下降,导致十二吐乡、新城子镇、林西镇等7个乡镇发生低温冷冻灾害,导致1949人受灾,设施农业受灾面积116.6公顷,成灾面积104.0公顷,绝收面积70.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43万元。进入2月后大部地区升温明显,3月异常偏高达4.4℃。

  二是降水偏多,极端性强。3月30日至31日,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及鄂尔多斯市出现极端降水,多站突破同期极值,乌海市海勃湾区平沟矿出现102毫米降雨;4月15日至17日,东部出现明显降雪,呼伦贝尔市出现同期罕见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天气,新巴尔虎左旗全旗停课停运停业一天,房屋损坏340间,1317头牲畜因灾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856万元。

  三是大风、沙尘暴强度强,影响范围广。入春以来,我区先后发生6次影响较大的沙尘天气过程,全区8个盟市19个旗县遭受了大风沙尘灾害,21360人受灾牛宝体育,因灾死亡1人,房屋损坏1280间,房屋倒塌21间,直接经济损失7743万元。其中,3月15日出现近十年来最强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全区90站出现沙尘天气,39站出现强沙尘暴,赤峰市岗子站、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站出现特强沙尘暴。3月27至28日出现大范围沙尘暴天气过程,全区76站出现沙尘天气,6站出现浮尘,29站出现扬沙,17站出现沙尘暴,24站出现强沙尘暴。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汛期我区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夏季我区中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东部偏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主汛期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水,境内黄河流域和嫩江流域可能出现汛情,气象灾害防御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预计2021年5月,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平均气温较常年高0~1℃;其余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高1~2℃。呼伦贝尔市东部、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东部和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东南部降水量较常年多0~2成;其余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少0~2成。

  预计2021年夏季(6-8月)全区平均气温较常年高0~1℃。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东部降水量较常年多2~5成。呼伦贝尔市东南部、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南部、偏西部和阿拉善盟西部降水量较常年多0~2成;其余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少0~2成。

  由于气候预测时间较长,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气象部门将根据最新气象资料进行滚动订正,请公众关注气象部门最新预报信息。

  从森林草原可燃物来看,由于去年全区气温偏高,降雨量大部偏多,森林草原区可燃物累积量较常年偏多。今年入春以来,我区东部的偏中部和北部地区、中部的偏西部及西部的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多,春防前期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较低。

  预计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后期(5-6月)鄂尔多斯市东部南部、呼和浩特市中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锡林浩特中东部、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森林火险等级较高(三级),较易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其中呼伦贝尔市北部及西部边境、兴安盟西北部、锡林郭勒盟东部偏北、赤峰市南部、乌兰察布中部、呼和浩特市中部偏北、阿拉善盟贺兰山等地火险等级高(4级),可燃物容易燃烧、火情易蔓延,易发生森林草原火灾。要重点关注大兴安岭林区、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区、大青山及贺兰山林区,并关注境外火的可能影响。

  为做好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全区气象部门将加强与应急和林草部门的会商,滚动发布森林草原火险气象预报,发挥卫星遥感作用,密切监视森林草原火情,及时将卫星遥感发现的高温点通报应急、林草部门,为及时研判森林草原火情,做到早发现、早扑灭提供科技支撑。同时我们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抓住有利天气形势,组织飞机和火箭、烟炉开展空地一体化人工增雨作业,降低森林草原火灾风险。建议相关管理部门:一是加大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力度,营造群防群控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强野外火源管控,严防人为火灾发生;三是加强应急值守,做好防灭火人员调配、灭火物资储备等森林草原防灭火准备工作。建议广大群众:一是增强防火意识,生产、生活方面注意安全用火;二是不携带火种进入森林草原防火管控区。

  我们了解到人工影响天气可以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那么在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这方面的作用能否详细谈谈?

  水资源短缺是我区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最大的资源约束,人工影响天气运用科技手段,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成本低、效益好、潜力大,是增加我区水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自治区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1架国家高性能增雨作业飞机加8架小型增雨作业飞机的作业飞机布局,初步建立了飞机、火箭、地面燃烧炉、高炮等协同作业的空地立体化作业网,作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在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全区年均开展常态化生态修复型飞机增雨作业约150架次,飞行作业约450小时,火箭作业800余次,燃烧炉作业500余次,高炮作业900余次,年均累计影响区面积60万km2,增加降水量达19.5亿吨。其次,重点围绕“一湖两海”、“黄河流域”、察汗淖尔以及大兴安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精细化动态监测评估服务,持续开展大范围增雨(雪)作业,补充生态用水,扩大湖泊湿地面积,增加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对缓解我区水资源紧缺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服务效益。第三,建立了国家、区域、自治区、盟市、旗县五级联动的人影作业指挥模式。近年来,全区先后发生大兴安岭乌玛、毕拉河、那吉等多次重大森林火灾,面对严峻火情,及时调配国家、东北区域、和全区人影资源,坚持上下联动,科学制定空地联合作业方案,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历次火灾扑救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森林草原防灭火的重要手段。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今年5月7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召开了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认可。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和安全作业能力,为自治区生态环境修护和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1年春季我区干旱区域和程度上较历史同期较轻,但也有旱情发生,特别是5月4日以后,内蒙古中西部部分地区干旱发展迅速。

  去年封冻前(2020年11月)全区较差的墒情面积占总面积的66.8%,封冻前底墒接近历年同期;受去年冬季全区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影响,2021年3月上旬,全区土壤墒情好于去年封冻前和历年同期;3月1日以来,正值我区大部地区春耕春播、作物生长、牧草返青的需水关键期,受降水和土壤解冻共同影响,全区大部地区较好的墒情一直持续到5月4日,有利于自治区农牧业生产顺利开展;5月4日全区较好的墒情约六成,然而锡林郭勒盟西北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巴彦淖尔市西北部及阿拉善盟西北部依然存在轻度、中度干旱,上述地区以牧业生产为主,干旱的持续将延缓牧草返青进程。

  5月上旬,我区主要以大风沙尘天气过程为主。除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外牛宝新闻,其余大部地区平均风速在4米/秒以上,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最大风速超16米/秒。大风沙尘天气促使上述干旱发生地区土壤水分快速蒸发,导致0-20cm表层土壤失墒严重,加之5月1日-10日,锡林郭勒盟以西大部地区无有效降水,干旱迅速发展。

  截止到5月9日,全区干旱发生面积为45.9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6%,以中旱为主。干旱发生面积牧区超五成、农区不足五成、林区不足一成。其中重旱区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南部和东部、包头市大部、呼和浩特市西部、乌兰察布市东部、锡林郭勒盟西部和北部,对正处于积极生长阶段的大田作物与牧草将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据气候中心预测,5月中下旬主要有4次降水过程,降水集中在东部,牧区降水量依然偏少,需重点关注内蒙古牧区干旱发展动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同时需注意牧区人畜饮水保障与应对牧区持续干旱的准备工作。

  问答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需要了解的情况,请会后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网站地图